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第7場/朱天心〈我的浪貓浪狗朋友〉現場報導

主題:我的浪貓浪狗朋友
主講:朱天心/作家,聯合報、時報文學獎得主
時間:2013年10月6日,19:30-21:30
地點:時光1939

一八八九年,哲學家尼采看見一個車夫正在鞭打他的馬,於是跑上前去抱著馬頭痛哭,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提到這個故事,認為尼采是在為全人類向那匹馬、以及所有被「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當作無靈魂的工具役使、虐待的動物道歉。雖然尼采主要不是因為抱著馬頭痛哭才在同年被送進精神病院,但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還是有許多人把為動物付出心血的人視為瘋子。


系列講座第七場的講者朱天心老師,就是這樣一位被當成瘋子依然無怨無悔的第一線動保志工。在今天的講座中,老師分享了許多精彩又血淚斑斑的心路歷程,天心老師說,自己早在出生之前就與動物結下不解之緣,翻開她上世紀的家族照片,媽媽的懷裡抱的都是貓貓狗狗,抱著小孩的照片反而一張都沒有。聽了老師的分享後,才知道因無知而生的恐懼不是這波狂犬病疫情才開始的,2003年因為SARS的爆發,就有許多貓狗被棄養,而朱天心老師和一些愛心媽媽早在那時就開始在完全沒有資源挹注的情況下推動TNR,並逐步說服公部門將其制度化,另外包括讓前台北縣長周錫瑋承諾不再捕捉淡水街貓,及促使動保相關法令更加完善,也都是一路走來令人振奮的小小改變。

可是,走在這條路上同時也會遭遇到許多挫折和冷言冷語,朱天心老師說,她曾經非常恨那些非得將貓狗除之而後快的人,但同時也提醒自己,因為愛一個生命而去恨另一個生命並不是自己的初衷,只希望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能讓自己的作為名實相符。老師在結尾時提到一個弔詭的現象,她在演講時時常被介紹為「愛貓成癡」的人,但如果是一個致力於援助非洲孩童的人,大概不會被形容是「愛非洲小孩成癡」吧?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我不愛貓狗動物所以可以隨意處置牠們,但朱天心老師提醒大家,早在1987年歐洲議會就通過法案,確立「人有尊重一切生靈之『義務』」,善待動物與我們是否「愛」牠們關係不大,而是因為如何善待動物的思索,正是「人何以為人」的價值所在。

朱天心老師回憶,她兒時所居住的眷村在晚飯後總能看到一些人拿剩飯剩菜餵狗,在那個物質生活不寬裕的年代,人們似乎因此對弱勢的動物更有同理心,對她來說那是最好的時光,反而是經濟起飛之後住在高級社區裡的有錢人常常容不下流浪貓狗。最好的時光有沒有可能重現呢?我想包括人類在內的許多動物都這樣期盼著,而朱天心老師和許許多多的有心人,已經走在重返美好時光的路上。
(文/林書帆,攝影/時光書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