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第1場/吳明益〈瘟疫的隱喻〉現場報導

主題:瘟疫的隱喻--從狂犬病事件談談台灣動物倫理的一些問題

主講:吳明益
時間:2013年9月14日10:00-12:00
地點:台東縣東河鄉都蘭圖書館
 


 












吳明益老師先以輔大歷史研究所李鑑慧老師推薦的一本書作為開頭:《Mad Dogs and Englishmen , Rabies in Britain 1830-2000》,此書以較為輕鬆的漫畫筆法表達,卻也嚴肅的讓我們見識到當初狂犬病於英國爆發時,英國政府的政策與荒腔走板的應付方式:規定每一條狗都需要戴上口罩,臨時沒有口罩者竟以鳥籠替代;又,沒戴口罩的狗不能出家門,於是有人將狗屋與狗放在拖車上一起出門。雖然台灣目前並沒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但是卻可以讓人聯想到在狂犬病疫情的爆發之下,群眾對於疾病的抑制與反應是越來越趨於荒謬的。目前有些地方對貓狗很不友善,一遇到流浪者即私刑撲殺,老師也呼籲更好的方法:


  1. 禁止進口動物
  2. 施打疫苗
  3. 對民眾進行教育 
演講中提到人類與生俱來的「親生與懼生」的概念,親生命性強調人類得強化與其他生物的連結,這是因為生命中的本然情感,就像華特迪士尼當年製作《小鹿斑比》動畫時,照著小鹿標本繪製並不討喜,將眼睛放大、間距減少、臉頰畫胖以後,受到許多人的歡迎,這是因為模樣變得像人類嬰兒的關係。就像我們會覺得家中的貓狗有喜怒哀樂,但是其實他們沒有,而是人類會把自己的欲望、情感、心理狀態投射在動物上。

我們可以畫一個座標圖如下:

以「狗」為例,在這座標圖之中,每個人品評的位置都不一樣。
以「狗」為例,在這座標圖之中,每個人品評的位置都不一樣。 

吳明益老師以五個電車問題來討論「愛有等差嗎?」。假設有一台電車正在前進,無法停下與後退:
  1. 五個人與一個人(兩條軌道上分別是五個人與一個人,你會選擇行駛哪一邊?)
  2. 五個人與旁邊的一個人(軌道上有五個人,假如你推下旁邊的一個人就可以阻止電車繼續前進)
  3. 兩條軌道上分別是五隻猩猩與一個人
  4. 兩條軌道上分別是一個陌生人與你的狗
  5. 軌道上的五隻猩猩與你推下旁邊的一隻猩猩
從這些作答中可以看出每個人心中的道德判斷都不盡相同,人與動物之間沒有一標準情感,也無正確反應,因為愛是有等差的。

老師並提到,有同學曾經反應,校內常有人來棄養犬隻,這些狗會對騎車的同學追趕吠叫,造成人身安危,到底能不能通知捕狗隊將牠們抓走?先假設野狗有權利與內在價值,這些必然與人類緊密相關,因為多數是人給予的,那麼我們可以知道,人類可能是唯一的道德主動體。既然如此,這些貓狗並不能決定牠們被誰養或者棄養,那為什麼我們可以決定這些狗不能在這裡,或是必須在哪裡?當學校社團設法將牠們安置為校犬時,我們為何不是幫忙而是質疑。

這使我想到許多人在投入動物保護的相關議題時,應該常常會被質疑:「你們只保護貓狗嗎?」「為什麼人可以吃豬肉牛肉,就不能吃貓肉狗肉?」「要不要乾脆叫貓狗保?」我想這些問題也可以獲得解答。

在演講的尾聲,吳明益老師提到瘟疫的隱喻便是「人類怎麼看待自己」,是一個呈現我們所處社會「內心樣貌」的情感政策。(報導:曾于珊)

【延伸閱讀】

〈牠們曾經給了我情感教育〉吳明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96231863788387&set=pb.493170930761147.-2207520000.1379425278.&type=3&thea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