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第10場/廖鴻基〈尊重生命是善待自己的開始〉全文連載(2)

講題:尊重生命是善待自己的開始
講師:廖鴻基(作家/黑潮海洋基金會創辦人)
時間:10/20(日)14:00~16:00
地點:羅東高中演講廳(宜蘭縣羅東鎮公正路324號) 

很明顯的,以翻車魚來說,我們有很嚴重的過漁現象,過度捕撈。所以二十多年前我在海上捕魚的時候,一兩千公斤的魚經常可見,可是現在超出一百公斤的魚已經很少了,這是非常明顯的過漁,連三公斤的都不放過,像一般魚大小的翻車魚也被抓上來了,漁人為了大量捕撈發明了曼波魚流刺網,流刺網稱為死亡之牆,聯合國已經公告禁止公開使用,可是台灣為了抓這種魚,大量使用曼波魚流刺網,於是造成更大的傷害。


四年前,有四隻虎鯨來到花蓮的海岸,是花蓮的海岸山脈,這種動物是海洋食物鏈的最高層,他沒有天敵,就是說海洋裡面他最大,因此每次跟他接近,他幾乎是氣度雍容,有某種王者之尊!黑白分明,像這種動物不管靠近哪一個海岸、靠近哪一個國家,我想張開手臂歡迎都來不及了,可是這四隻虎鯨來到花蓮的海岸,白天在花蓮賞鯨船的旁邊和賞鯨船的遊客互動,那天晚上,其中兩隻竟然就死在曼波魚流刺網上,別人歡迎都來不及,我們竟然這樣傷害!我讀過幾篇有關鯨豚的研究報告,其中一篇說,牠是地球上面少數比起人類家族關係還要親密的動物,我們可以想想看失去家人的悲傷……牠們失去了兩個家人,我想如果我是虎鯨的話,我會發誓我再也不要靠近這個海島!

所以,這樣子的悲傷讓我有感而發,在文章中形容:海神失去了兩隻虎鯨,失去了左右手,他沉痛憂傷的深入海底不再言語,打算放棄這個海島。這個海島沒救了,可是我最喜歡的海豚-花紋海豚,游到他的身邊,告訴海神說:「把傷痛刻在我身上吧,讓我繼續游到這個海島,來告訴這個海島必要尊重大海。」我投入這樣的悲傷寫了《後山鯨書》,寫了〈海神的信差〉這樣一篇文章。海豚身上為何會有這些線條花紋,沒有人知道,所以寫作者擁有這樣的空間去想像它。

◎不只是複雜的科學根據,我們更需要簡單的道德根據

有一次到海邊看人「牽罟」,那個時候宜蘭還有牽罟這個活動,過去在台灣到處都有,因為過去台灣沿海魚類資源十分的豐富。牽罟是用一張大網子,沿海灑一圈回來,像與大海拔河一樣,再把大網子給拉上岸。過去魚類豐富,使多少力、收多少魚,當網袋拉上岸的時候,網袋裡的漁獲開始往外跳,那個年代只要跳出網袋的漁獲,若掉在沙灘上,不管多大隻,撿到就是你的。因為漁民很慷慨,網袋的魚他覺得夠了,所以跳出網袋的魚隨便你撿,撿到就是你的。如果不想撿魚的話,確定自己一定能夠得到魚的方式就是過去幫忙拉,分魚的時候就人人有份。過去魚類資源是豐富到讓人慷慨的地步,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這一趟活動式的牽罟,網袋拉開的時候沒有看到半條魚跳出來,整個網袋拉上來竟然人比魚還要多。我們整個沿岸魚類資源,從過去的極度豐富到現在的魚源枯竭,我想癥結原因就是我們不懂得尊重漁獲。

不懂得尊重漁獲,就會糊里糊塗的亂吃,然後再糊里糊塗的亂抓。我們過去吃了很多這種魚,這種魚叫做魩仔魚。可是魚類圖鑑裡面沒有一種魚的名字叫做魩仔魚,所有的魚只要在沿岸產卵孵化之後的魚苗,通通稱為魩仔魚。一樣的問題:魩仔魚可以吃嗎?應不應該吃?要吃的話給自己一個理由吧!為什麼要吃魚苗?一般吃魩仔魚的理由是牠鈣質豐富,我曾經就這個問題請教過專家,魩仔魚鈣質豐富嗎?專家說,魩仔魚骨頭都沒長成,怎麼會有豐富的鈣質?這位專家也說,很多其他的食物鈣質都比魩仔魚豐富太多了,不然也可以吃鈣片。所以我們糟蹋了資源,魩仔魚是海洋食物鏈的基礎,任何魚類要靠近台灣這個海島,不是來海上看台灣,不是來海上觀光,一定要有誘因,而魩仔魚就是牠最大的誘因,來到這裡有魩仔魚可以吃,所以牠們才願意靠近我們的海岸,牽罟才抓得到魚。

雖然在我寫文章反對吃魩仔魚的時候,曾有一些專家這麼說:「經過我長期的調查,魩仔魚是少數兩三種魚,而且牠的生命週期很短,不吃白不吃……」我想各位看過這樣的報導。我聽到這樣的說法,其實還蠻不客氣地回應說:「請這位學者不要以市場採樣好嗎?我們到海上採樣。」在我們沿海魚類資源快速枯竭到這樣地步的狀況下,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複雜的科學根據,更需要的是簡單的道德根據。我用這幾張圖片跟各位說明,這是花蓮溪口,有人用最傳統的網子抓魩仔魚,抓上來的魩仔魚是這樣子的,各種各樣的魚苗都有,我們在魚市場看到的是不一樣的,因為篩選過了。篩選過後專家在這裡採樣,告訴我們說沒有關係,只有兩三種……所以我是主張不要吃這種魚,我們可以吃長大一點的魚,不要吃這種還在吃奶嘴的魚,留機會給自己。

有次同學問我說:「老師一個成年人一餐可以吃幾條魩仔魚?」我就說:「不會買一碗回家數數看?」這個同學真的買了一碗,辦桌用的塑膠碗,回家裝個量米杯剛好一杯,也就是一個成年人一餐可以吃掉的量。這個同學真的去數,數過之後他告訴我說:「老師魩仔魚不要吃,牠有表情很可愛!」他一條一條的看,看出來連魚苗都有表情,最後他告訴我答案,我嚇一跳,這樣一碗有五千三百多條!這樣吃魚苗,就不要期待我們牽罟還抓得到魚,就不要期待我們沿海魚類資源豐富,我們是這樣不懂得尊重我們的漁獲,一直到魚源枯竭的狀態。不懂得尊重,讓我們造成共同的損失!海洋文化其實是十分的多元,如果我們懂得運用這些文化,台灣不曉得會有幾個海明威。可惜不懂得尊重讓我們失去了這些機會。

◎當我們學會尊重,便懂得有所節制

二○○七年我在屏東海生館當駐館作家,很多遊客經常喜歡停在大洋池,對一群魚指指點點的,我駐館時間多,經常偷偷走到他們背後聽聽看他們在討論什麼?絕大部分我聽到的都是在講:「這條魚看起來很好吃」、「這尾用蒸的,這尾用紅燒的就好。」幾乎都在討論怎麼吃魚,魚沒有給我們其它的啟示嗎?沒有給我們其它的養分嗎?只要用我們的腸胃消化牠們嗎?當然,不是說不能吃魚,因為人生而就是一個生態的消費者,獵食是人類的天性。可是當我們學會尊重的時候,我們就會有所節制,因為我們沒有任何權力,把一種物種從地球上面消滅掉。我們過去自以為是,認為人是最偉大的、人定勝天,所以萬物是為了供養人類而存在的,我想這樣的態度讓我們失去了很多很多的機會。對待魚類,我強烈建議必要開始有所選擇,而選擇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進一步去欣賞牠的美,我想這就是尊重的開始。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台灣有一流的海洋環境,海洋產業十分的發達,照理說也會有豐富的海洋文化、海洋精神,接下來就是海洋藝文了,這是一連串的關係。但是有關於海洋藝文、海洋精神、海洋文化,幾乎都不見了,也就是說,我們糟蹋了這樣天然的賦予。這片舞台、這個海島、或者說我們的自然環境,我都習慣用有機體在看待。所謂有機體,他是有生命的,這些生命是包括對環境的尊重。大自然並不是沉默不語的,他們是活生生的,所以懂得從小生命、動物的生命開始尊重,一直慢慢的累積,到最後對整個大自然,對生養我們的這片舞台,都會用生命的態度來看待。

這個海島,從海岸就看得到,我們在糟蹋自己的海洋環境。我們的海邊經常形成這樣的垃圾海岸,垃圾場都設立在海邊,在台灣走一圈可以發現,沒有把垃圾掩埋場設在海邊的大概只有南投縣。走一趟海邊經常可以發現一些奇奇怪怪的漂流物,這支夾腳拖,不知道在海裡行走了多久,長滿了附生物,其實還蠻漂亮的,只是拖鞋不應該走在海水裡頭。第二個現象可以看到的就是,肉粽海岸。醜醜的水泥消波塊,像個肉粽般,成為「台灣奇蹟」之一,海岸線一半以上已經變成這樣。(記錄/Di Gua Ma,編輯/黃宗潔、Kare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