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第19場/李瑾倫〈放牠的手在你心上〉現場報導

講題:放牠的手在你心上
講師:李瑾倫(繪本作家)
時間:11/20(三)13:30~15:00
地點:台南家齊女中閱覽室


星期三的冬日午後,位於台南家齊女中的閱覽室中,許多學生們齊聚一堂,只知道即將聆聽一場關於愛護動物的講座,對於講題「放牠的手在你的心上」以及講者「繪本作家李瑾倫」抱著陌生且模糊的概念,正如十六、七歲懞懂的年紀,我們都不知道即將面臨什麼,未來又能夠影響什麼?

因此,講者李瑾倫老師在講座的一開始,便以成長過程中與動物的互動關係的轉變來引導大家進入今天的講題,從只是「家裡有養狗」而習慣生活中有動物的陪伴,到嘗試「自己照顧一隻狗」所體認到伴隨的責任義務,到後來「在動物醫院當助手」所領悟的道理,以及如今能「用創作傳達愛護動物的想法」,分成以上幾個階段與同學們做分享,表達自己也是從毫無概念,到今天透過種種的人生經驗之後,能夠用自己的力量來做有影響力的事情。

小時候,瑾倫老師家中飼養許多動物,除了狗以外,還曾經養過公雞,但動物們都是父母在照顧,怎麼來怎麼走的也都不太清楚,甚至那隻公雞後來因為具有攻擊性,最後成了桌上的佳餚。那時的瑾倫老師疑惑著:「牠乖的時候被當寵物,但不符合主人期待的時候就被殺掉,人與動物的友誼就僅止於此嗎?」

年紀稍長時,瑾倫老師有次經過寵物店的櫥窗,看到一隻體弱多病的小狗,就興起想要照顧牠的念頭。瑾倫老師笑說,那時她滿腦子浪漫天真的想法,並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夠獨立照顧一隻動物,花光她所有積蓄將那隻小狗買回家之後不久,小狗就病死了,還麻煩母親替她支付醫療費與處理小狗後事的問題。這時她才意識到,「當你做了一個決定的時候,代表你必須承擔後續所有繁瑣的細節,以及伴隨而來的責任義務,如此一來,才證明你有能力去做這個決定。」

後來瑾倫老師嫁給了獸醫,有段時間就在動物醫院當助手,這段經驗讓她得以透過「非主人」的角度來看待動物關係這件事情。她看到有的飼主花光積蓄也要挽救寵物的生命、也有飼主陪伴養了十幾年的「家人」直到生命最後一刻的。其中,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年輕人養了一隻大公雞,時常帶牠來動物醫院修剪雞冠、看病治療,直至老死。她看到年輕人自始至終都將那隻公雞當作朋友,這對小時候家中也養過公雞的她來說很衝擊,她思考著「自己若有能力照顧動物,能照顧到怎樣的程度?我能夠不離不棄,陪伴牠直到牠的生命結束嗎?」

因緣際會之下,瑾倫老師養了一隻名叫Gibi的西施犬,才開始認真的研究一隻狗可以活多久?她時常想著要怎麼去面對總有一天Gibi 的離開?養了Gibi 一年後,又養了Paw,在某天帶牠們散步的行程中,她想讓Gibi 好好的跑一下,就鬆開牠的牽繩,沒想到就發生意外,被經過的汽車給撞傷了,經過一番急救還是不治身亡。自責的她哭了好一段時間,加上Gibi的離開不符合任何一種她所做的心理準備,一切是那麼突然。許多人會說,當失去了寵物之後再也不敢飼養寵物,因為無法再次面對離別的時刻,但她說,這次的事件反而讓她更加珍惜與Paw的相處,更懂得怎麼去照顧其他動物,因為「儘管失去的時候我們是如此傷心,但是動物所教給我們的事情,永遠比我們所付出的還要多。」我們從動物的身上學會愛與信任,並且共同度過許多美好時光,有時牠們在某些人的生命中的重要程度,甚至超過親朋好友,我想,唯有體驗過的人才能理解這種感受

而在動物醫院工作的那段時間,瑾倫老師也看到許多人,將在路邊撿到的流浪貓狗丟到動物醫院來,說治療動物是醫院的責任,然後就揚長而去,從此不聞不問。她常看到獸醫丈夫與民眾爭辯說:「為什麼你只做五分鐘的愛心,後續的麻煩都要別人來為你收拾?你撿了動物就必須負責到底!」

她心想,「動物醫院的責任不就是醫治動物嗎?拒絕治療在道德上說得過去嗎?」但是也覺得獸醫說的沒錯,瑾倫老師說:「不只是治療的心力或者金錢的問題,人都有情感的付出,我們是如此脆弱,卻又要堅強的去面對動物所承受的苦痛與死亡。」這種將自己做不到、無法面對的事情強壓在別人身上,看起來好像是做了善事,其實只是把麻煩推卸給別人而已。

演講到下半場,瑾倫老師開始跟同學分享「如何發揮自己的天份去影響別人」的方法,就是當你做喜歡的事的時候,一定會想要分享給別人,而當其他人有所共鳴時,這就是你的天份,你可以將它發揮在日常生活裡,創造出影響力。她說到自己二十幾歲開始做書,一直希望能用平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雖然不能討好所有人,但一定能吸引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慢慢產生共鳴,進而影響到更多的人。當我們有一點點影響力,有一點勇氣,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這個世界就會越來越靠近我們心中想要的樣子。

講到這裡,瑾倫老師突然問台下的學生們:「敢看《十二夜》的舉手。」但顯然這部片可能對於同學仍有些陌生,現場沒有人舉手,瑾倫老師就開始介紹這部片子。她說自己其實也很膽小,從不敢點開有血腥或者會令人感到悲傷的動物新聞,本來沒有打算看這部紀錄片,但有一天,看到《十二夜》的預告,想說「只是預告應該還好吧?」就點開來看,由於看得很專心,沒有發現影片中,在收容所動物害怕的吠叫聲,竟然將瑾倫老師家中全部的動物都吸引過來,牠們身體僵直,神色緊張,有幾隻甚至馬上挨到身邊撒嬌,這樣的狀態持續了有十分鐘之久,動物們還無法完全放鬆下來。這讓她無比震撼,讓她下定決心要走進戲院,認真的將這部片看完,並且要包場讓更多人來看,讓大家知道我們現在社會對待流浪動物的處理方式是多麼的殘忍。

光是短短幾分鐘的預告片中,流浪動物緊張害怕的情緒,就能讓整屋的毛孩子們如此恐慌,身而為人,我們究竟能為那些被主人所遺棄的、被通報妨礙市容衛生而捕捉的、被各種荒謬理由送到收容所的流浪動物們做什麼?也許第一步,就是認真的去面對這項無比真實而又殘酷的現狀,再一起努力改善我們社會對流浪動物的處理方式,以及加強人們尊重每一個生命的態度。

最後,瑾倫老師朗讀她的繪本作品《一位溫柔善良有錢的太太和她的一百隻狗》給現場的同學聽,並解釋繪本中的每一隻狗都有名字,她認為這是尊重每一個生命的態度。而且這一百隻狗都是米克斯(非純種狗),她希望透過繪本故事的潛移默化,讓讀者(對象主要是幼童)能夠認識到各種類型的狗,比如長毛難整理的、體型巨大如古代牧羊犬一類的、沒有後肢坐輪椅的、狗媽媽以及所生的孩子們、各式各樣花色、個性、體型的狗兒們等等,都有可能成為流浪動物,但無論是哪一種狗,都值得被真心疼愛照顧著。我想,這就是瑾倫老師最後,也是最重要所傳達給我們的訊息。(報導、攝影/哈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